祝贺我院张娅老师的论文连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所在栏目:科研成果作者: 发布者: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发布时间:2020-06-28浏览次数:1157


张娅,1985年生,女,贵州石阡人,仡佬族,哲学博士,ylzzcom永利总站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ylzzcom永利总站学报(社科版)责任编辑,兼任《伦理学术》特邀编辑。

张娅老师的文章《道德人类学视野下的儿童哲学》《“玩”作为儿童生活本真目的与儿童哲学之建构》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科学》(2020年第6期)转载。


《道德人类学视野下的儿童哲学》发表于《伦理学研究》2019年第4期,主要讨论了儿童哲学作为一门实践哲学,其使命和意义就在于它本质上就是道德人类学,即讨论儿童如何更好地成人。作者认为,要在道德人类学视野下审视儿童哲学,首要的任务是要阐明道德人类学是以“人自身的认识”为旨归,由此勾连起儿童哲学与道德人类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基于儿童哲学的实践品质,探究儿童哲学为何要回到儿童本身的自我塑造的形式——“玩”的反思,从而洞察“玩童”作为儿童之经典形态及其所具有的哲学意蕴,这对于真正反思儿童哲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的建构性具有积极意义,并以此证成儿童哲学作为道德人类学之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理解和实践儿童哲学之理念的坚实基础。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


《“玩”作为儿童生活本真目的与儿童哲学之建构》发表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主要讨论了儿童哲学的理论探索所要面临的第一问题是真正把握什么是儿童哲学,那就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儿童。作者认为,在重新思考儿童与哲学之关系问题上,必须对究竟是“儿童”的哲学还是“哲学”的儿童进行反思,这一反思是通过对“玩”这一蕴含着儿童本质需求的形态,考察儿童哲学在哲学—教育学进路得以建立的可能性。进而就“玩”之内在逻辑与儿童的自我实现的深层关系,确证儿童哲学得以展开的可能性,即儿童与“玩”的紧密关系,从而实现对流行的儿童哲学形态,以及传统的儿童教育理念的反思。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科学》(2020年第6期)全文转载。

张老师一直致力于儿童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表论文数篇,策划并组织儿童哲学实践活动达20余场。在儿童哲学逐渐被大家所重视的今天,儿童哲学教育的实践探索更多地走在了儿童哲学理论研究的前面,张老师关于儿童哲学理论的相关探讨,对于促进儿童哲学的理论研究而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首頁请进